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篇一
家庭教育理论是我和家长的好帮手是工作中的信号灯,通过对省统编教材及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能够掌握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熟练把握省统编教材,熟练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方法,懂得如何善于学习、完善前沿的教育理念、方法。并更加热爱和执着于德育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每个学期我都能针对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结合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家长活动安排表,让家长做好对孩子的教育计划和参与家长活动的安排。
每学期安排形式各异的多次家长活动。从家长的表现状态和反馈情况看,家长学校的教育课程内容深得广大家长的欢迎和认可,有的家长还多次通过来学校,或通话电话与学校、与班主任沟通,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和方法,很多家长要求,每学期多搞几次这样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还侧重培养和发挥班主任的骨干带头作用,训练和提升他们的独当一面的与家长沟通,引领的水平,以不断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
而且有的班主任老师还将家长学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思路和模式,让家长愿意学,学得好,对家长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
还与社区密切合作,做好对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指导,还运用互联网和媒体,向家长推广和普及相关知识。
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帮助。
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和家长给予鼓励,表扬和表奖。
统编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在经过调查并与家长和有经验的中学老师进行讲座,认真总结家庭教育经验,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现象,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全面分析,遵循教育原则,提出解决预防问题的指导策略。我最喜欢的是每一讲的五个部分,即:“问题”、“案例”、“分析”、“建议”、“实践”。而这12讲是按孩子升入中学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先后顺序,非常实用,适应不同文化程度家长的需要,既可以教学,又可以自学。
让家长先从适应新环境中成长;指导孩子把握学习环节,学会学习;做好亲子沟通,避免青春期逆反;调控心绪,引导孩子避免网络、电视、手机的不利诱惑,合理适度地使用它们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习。引导学生做一个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遵纪守法的人,让他们懂得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将终身受益。指导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交往需求,鼓励并支持孩子,正常交友,善于和老师,同学相处,学会异性交往,长大后顺利适应社会,找到理想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在学习的道路上,扫清障碍,找出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意志品质,战胜挫折,健康成长;指导孩子走出自我,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做心中有他人的高情商人才,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有能力,有价值的人,让自己活得快乐,充实,有奔头儿;为从容应对中考,减轻心理压力,采用正确方法,帮孩子顺利通过考试这一关;引导家长帮孩子确定人生发展方向,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等。
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都可以追溯其原生家庭。所以家庭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质量。
如果家庭教育都能做到科学、规范,那么学生的成长进步就会更上一个层面,中华民族的素质都会大踏步地提升!
根据专家的考证:家庭教育好的,孩子成为优等生的占95%,家庭教育一般的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过85%。
从20__年以来,我有幸参加了大连市金州新区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相继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我在工作中做了专业上的引领和把持。
工作中,我潜心钻研,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积累和总结更适合我校的个案和方法,家长学校工作为学校的整体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改变。使我自己也在繁杂的学习工作活动中,感悟,收获,丰盈和成长!
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篇二
最近,中印边境地区再次发生了冲突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两个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崛起国家,中印之间的边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这次冲突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关键的观点和教训。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国家应该以和平为基础解决边境争议。边境争议是两个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问题,但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关键。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而不是以武力解决问题。战争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导致更多的伤亡和失去的机会。中国历来主张和平发展,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这次冲突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中方起初通过和平方式劝退印方,却遭到了印方的武力抵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其次,我认为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对于中印两个国家来说,了解和信任是解决边境争议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展顺利,双边关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边境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一大障碍。这次冲突表明,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安全和防范工作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只有通过相互了解和信任,才能够找到解决争端的最佳方式。
第三,我认为国际社会应该秉持公正和中立的原则,客观看待边境争议。边境问题既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问题,也是地区和国际的问题。国际社会应该以公正和中立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争议,不偏袒一方,不插手双方的内政。在这次冲突中,一些国家对中国表示了不公正的批评和指责,甚至干预了中国的内政。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也给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困难。
第四,我认为中国和印度应该以合作为基础,解决边境问题。作为两个拥有世界上最大人口的国家,中印之间的合作潜力是巨大的。两国都是亚洲的重要经济体,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合作,中印两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次冲突给两国带来了损失和伤害,但也给双方敲响了警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才能够避免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
最后,我希望中印两国能够从这次冲突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两个拥有悠久文明和丰富资源的国家,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对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边境争议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两国关系可以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对中印边境问题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为解决争端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中印边境冲突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应该以和平为基础解决争端,加强沟通和交流,保持公正和中立的态度,以合作为基础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篇三
20__年5月14日,潍坊市家庭教育专家武际金校长为兴安小学全体家长带来了一场以《读懂孩子,做智慧父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作为家长成员中的一员,我有幸 聆听了武校长的讲座,感到受益匪浅。
作为家庭教育专家,武校长开场就以部分家长,没有带笔和本子为案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认识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程。而其中的关键在与父母要善于发现这样的机会。并且以身作则,将教育理念传递给孩子。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行为也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这种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生动幽默的开场过后,武校长又给我们讲述了作为父母学习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父母这个角色是我们一生中很重要,而且是时间最长的角色之一。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考虑过。作为家长,需要学习如何养育孩子。作为家长,我们是失职的。既然我们把孩子视为最重要的人。我们就应当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就像今天下午武校长的讲座。我们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了解了很多我们不曾接触的知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学驾驶证都要花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应当花多少时间学习,才能教育好我们有血、有肉、有感觉、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关系重于教育要想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必须以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前提。没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再好的家庭教育理念都是空谈。一个好的父母不能把自己和孩子对立起来。而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去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另外,作为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自居与父母的身份。说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是在教训孩子。同样的道理,我们以和善的口气对孩子说,孩子可能就接受了。如果与训斥的口气说,很可能孩子表面上服从,而内心里却是在抗拒。所以说情绪也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父母要学会管理情绪。
武校长还讲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例如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成绩?正确对待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等等。作为家长,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我相信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次能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在武校长渊博的知识面前。我们虽然只学习了冰山一角,但相信对我和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受益是终生的!
最后,很荣幸也很感谢武校长,赠与我的《校长陪你做父母》一书,此书为武校长亲自编写。内容生动、案例真实、道理深刻,我一直在拜读,相信在武校长优秀的家校教育理念之下。会教育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
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境冲突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场冲突使我深切体会到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让我对两国之间的争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冲突缘由、地缘政治、外交协商、军事力量和和平处理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中印边境冲突的缘由十分复杂。历史原因、领土争端、政治利益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当今这一紧张局势。两国对争议地区的主权观点存在分歧,而这种分歧也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道路。此外,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两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也是争端加剧的原因之一。
其次,地缘政治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和印度都是拥有强大地缘优势的大国,其周边国家对两国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外交手段,试图影响印度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印度则利用其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加强关系,以形成对中国的遏制。地缘政治的影响使得边境争端不仅仅是双方之间的问题,而是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的重要因素。
第三,外交协商在解决中印边境冲突中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几年中,两国就争议地区进行了多轮外交对话,试图找到解决争端的办法。外交谈判为两国提供了友好解决争议的机会,通过对话交流,为冲突缓和创造了条件。然而,谈判过程中需要各方展示诚意与决心,同时也需要以实际行动来增进信任与合作。
军事力量在边境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印边境冲突中,两国都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决心,以维护自己的领土和国家利益。然而,我认为仅仅依靠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是不可持续的。军事力量可以威慑对方,但无法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双方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以避免冲突升级。
最后,我认为和平处理是解决中印边境冲突的唯一可行途径。历史上,中印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但最终都得到了和平解决。和平处理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符合地区和世界的共同期待。要实现和平处理,双方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对话和磋商,积极寻找下载凯发k8娱乐的解决方案。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发挥调解和促进作用,为中印边境争端的和平解决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历史原因、地缘政治、外交协商、军事力量和和平处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解决争端变得非常复杂。双方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相互理解、尊重和磋商,通过对话解决争议,避免冲突升级,实现长久和平与稳定的局势。只有通过互相尊重和平处理,中印边境冲突才能以和平、合作和共赢的方式得以解决。
边境冲突的心得体会篇五
郭莲到死都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丈夫马尚德,是在1929年3月27日的夜晚。
那一天,小女儿刚刚出生五天。
见到丈夫,郭莲高兴地说,给俺闺女起个名吧。
郭莲眼里含着泪,点头说,中,就叫马躲吧。
夫妻俩正说着话,老太太张君抱着一岁的小孙子马崇云从外面回来了。马尚德迎上去喊娘,老太太高兴地从兜里掏出两个鸡蛋,对儿子说,你可回来了,这一趟借了两个鸡蛋,你媳妇需要营养,赶紧给煮上。
鸡蛋煮好,郭莲舍不得吃,马尚德有话要说,直等到黎明时分,老太太带着孙子睡着了,他才对郭莲说,明天我要出远门,也许几年不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郭莲是个识大体、懂道理的女人,她久久地看着丈夫,坚强地点了点头。
天很快亮了。
临走前,马尚德来到老太太跟前,亲了亲儿子,握着老太太的手说,娘!我要出趟远门,您老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
老太太说,娘知道你是干革命的,不能拦!可有一样你要记在心上,千难万难也要活着回来。
就这样,马尚德走了,再也没能回来,而马家的日子也从此掉进了苦海里。
老太太遭的罪最重,每当有恶人前来逼问马尚德的下落,她总是挡在前面,被辱骂、遭毒打是常有的事。由于担忧一家人的安危,心里想念儿子,老太太夜里总是哭,后来眼睛就哭瞎了,身体也彻底垮了。
老太太去世后,郭莲一人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活命,她拾过破烂,讨过饭,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有一阵子,她听人说关东有个抗日的大英雄,也是少见的大个子,跟她丈夫马尚德很像。郭莲问,那抗日的英雄叫啥?还活着不?人家说,听说叫杨靖宇,死得很惨。
郭莲听了直说,可不敢乱说!天南地北大个子多了,俺丈夫叫马尚德,咋会连名带姓都改了。他出门讨生活,迟早会回来的。
郭莲不敢相信那个叫杨靖宇的抗日英雄就是自己的丈夫,但有一点她心底是清楚的,丈夫出门一定也是打鬼子去了,等打跑了鬼子,他肯定能回来。
就这么,郭莲带着孩子一直苦熬着,盼着鬼子被打跑的那一天。
可是苦熬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郭莲望眼欲穿地盼着,一直到自己再也熬不住,重病躺倒,也没能将丈夫盼回来。
临终前,郭莲将两样东西交给一双儿女,一样是马尚德留下的唯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那是他在开封读书时照的;另一样就是马尚德留下的那封“革命就像一团火”的家书。
郭莲对一双儿女说,日本鬼子投降了,好好藏着恁爹的照片,将来红军打过来,拿着照片找恁爹去。见到恁爹一定要告诉他,这些年全家人都在想着他!记住,恁爹叫马尚德,乳名叫顺清。
一生命苦的母亲去世后,马崇云、马躲兄妹俩不得不独自面对艰难的生活。为了给哥哥减轻负担,就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年,马躲到县城北尚庄水葫芦泊,给一户张姓人家做了童养媳。
1949年,解放军的炮声响彻了黄河两岸,确山县城不时有解放军大部队经过,马崇云、马躲兄妹俩天天跑到县城的大街上,守望父亲。
马崇云对马躲说,俺爹个子大,他要是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几里外俺就能把他认出来。
马躲说,俺奶、俺娘要是还活着该多好。
可是在县城的大街上守望了许多天,马崇云、马躲兄妹俩始终没看到他们的大个子爹。马崇云后来急了,再有部队经过时,他一次又一次跑过去拦住解放军战士问,你们部队有俺爹吗?俺爹叫马尚德,他是个大个子。
战士们都摇头。
马崇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妹妹。
说来是很悲怆的。
那段时间,调查组走访了许多单位,问询了许多抗联老人,但大家都说不清杨靖宇的老家在哪里。
就在这个时候,调查组成员、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冯仲云注意到了一篇回忆文章《忆模范共产党员杨靖宇同志》,作者是时任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杨易辰,曾与杨靖宇一同战斗过。
调查组找过来,杨易辰明确地告诉冯仲云一行人,杨靖宇司令的老家肯定在河南,而且就在确山县的农村。
于是,冯仲云带领调查组立即来到了确山县。
经过千寻万找,195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冯仲云一行人来到了马崇云家中,当时马崇云正在吃饭,冯仲云仔细打量了许久,之后激动地说,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杨司令的后人。
得知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就是苦苦找寻多年的父亲马尚德,马崇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两行热泪直往外滚。
妹妹马躲闻讯赶来后,抱着哥哥,痛哭流涕。
兄妹俩的情绪稳定下来后,调查组问,家里现在怎么样?
马崇云悲伤地说,俺奶为爹哭瞎了眼,36年病死了,俺娘苦等俺爹十八年,46年也病死了。
调查组听了,唏嘘长叹不已。
没有可耻的叛徒,杨靖宇和他率领的抗联第一军也许能长久地战斗下去。1938年6月29日,杨靖宇最信任的人,抗联第一军第一师长程斌在本溪叛变投敌。这个可耻的叛徒危害太大了,他太了解杨靖宇了,而且知道第一军在深山老林中的所有密营。密营是抗联的生命线,杨靖宇和他的抗联第一军之所以能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东北深山老林中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山里有许多密营,每个密营里都有粮食、有柴火,有的还有药品,即便长时间被困在老林子里,部队也冻不着、饿不死。
叛徒程斌为了向鬼子邀功,带领讨伐队把第一军的密营全部捣毁了,杨靖宇和队伍陷入绝境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但就是这样,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依旧在坚强不屈地战斗着。
1939年冬天,情况更糟了。鬼子调集守备队、森林警察、铁路警护队等十余万人,在长白山地区进行“梳篦式大拉网”,讨伐抗联队伍。与此同时,鬼子又在农村推行“保甲制”、“连坐法”以及烧房并屯等政策,企图彻底隔断当地百姓与抗联队伍的联系。
那段时间,抗联队伍中的逃兵、叛徒越来越多。为了摆脱绝境,保存有生力量,杨靖宇被迫将部队化整为零,在深山老林中进行游击突围,但由于密营生命线被断,敌人太多,渐渐地,小股突围变得越来越难,到了1940年1月31日,农历己卯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杨靖宇率部进至吉林省濛江县时,身边只剩下了不到六十人。
2月1日,腊月二十四,司令部特卫排排长张秀峰携带秘密文件、枪支、抗联经费叛变投敌。这个叛徒比程斌更危险,他是杨靖宇养大的孤儿,后来一直担任杨靖宇的贴身警卫,对于杨靖宇的活动规律和突围路线,他是最熟悉的,他的叛变简直就是朝恩人的胸口捅刀子,太没有良心,太恶毒了。
正是因为张秀峰的叛变,杨靖宇的突围小队随后就近乎暴露了。2月2日,腊月二十五清晨,鬼子调集重兵在叛徒程斌的带领下死死地咬住杨靖宇的突围小队,一场激战下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了30余人。
2月4日,腊月二十七,为解决给养,杨靖宇率部攻打新开河木场,在运粮途中与敌人遭遇,身背粮食的十五名战士被敌军冲散。
2月7日,农历大年除夕,叛徒程斌率领讨伐队再次发起攻击,小队拼死突围出来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了十来名战士。
2月12日,农历庚辰年正月初五,天刚亮,鬼子的飞机在低空盘旋,讨伐队又追了上来。杨靖宇一行七人一边抵抗一边转移。为了减小目标,转移途中杨靖宇决定将仅剩的七人分开,他带领两名战士继续与敌周旋,为其他人争取突围机会。
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杨靖宇三人小队早已断粮,为了能够站起来继续战斗,三人只能撕下棉衣里的棉絮,就着山坳里的白雪强制地吞到肚子里去。
2月15日,正月初八。叛徒程斌根据雪地上发现的一道足迹猜测到了杨靖宇的行踪。随后,这叛徒率领六百余人追了过去。战斗中,杨靖宇的左臂被敌人打中一枪。但即便如此,杨靖宇还是率领另两名战士消失在了密林之中。
在鬼子眼中,那时候的杨靖宇就是一尊神,一个不可能抓住的巨人。鬼子后来形容杨靖宇,他完全像个巨人那样跑着,一会儿就消失在了密林中,根本追不到。
2月16日,正月初九。杨靖宇率领那两名战士在密林中转了个大圈,来到了七个顶子一带。为了弄口吃的,杨靖宇冒险将两名战士派出去到附近的屯子购买粮食,他只身一人在原地等候。
2月18日,正月十一,那两名战士在购买粮食时被敌人发现,战斗中双双牺牲,到这一时刻,杨靖宇身边再无一人。
2月22日,正月十五,农历元宵节。杨靖宇只身一身来到濛江县城西南六公里外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破旧的窝棚里度过了一晚。
2月23日,正月十六,上午10时许,杨靖宇隐约听到窝棚外有人说话,探出头一看,是四个上山打柴的村民。杨靖宇喊住他们说,老乡,下山帮我买些吃的吧,再给我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
那四人中为首的是伪牌长赵廷喜。这又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败类,他先是佯装答应,后劝杨靖宇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
可耻的人是没有脊梁的,这个叫赵廷喜的败类下了山就直奔伪警察所,向鬼子告了密。当日下午4时许,鬼子纠集五批共两百多人的讨伐队,向杨靖宇藏身的窝棚包抄过来。此时的杨靖宇已数日粒米未进,加上又患着重感冒,左臂还有枪伤,他已经走不动了。
但英雄抵抗的枪声没有停止。
叛徒们不敢露头。
鬼子起初还想抓活的,杨靖宇用愤怒的子弹做了最后的抵抗,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最终倒在冰冷的濛江大地上。
说来可悲,在最后的时刻,鬼子因为敬畏竟有些不敢开枪,是可耻的叛徒用机枪打死了杨靖宇,这个叛徒叫张奚若,原先是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特等机枪射手。
苦苦找寻父亲多少年,找到时,父亲已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一座不朽的丰碑,对马崇云、马躲兄妹而言,他们感到悲伤,但悲伤之后,他们的内心是自豪的。
他们很平凡,但因为找到了英雄的父亲,从此他们成了纯粹的人,拥有信仰的人。
1928年,国际国内革命形势风云激荡。这一年的冬天,周恩来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后,在极端秘密的状态下组织召开了中共中央常委会,主要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人才,参加我党在上海开设的中央军政干部培训班,以解决各根据地前线极为缺乏军政干部的实际问题。
杨靖宇作为河南省委唯一的推荐人选,于1929年初化装成商人,先从郑州乘火车至武汉,再由武汉坐客船前往上海,参加由周恩来亲自筹划并组织授课的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中央原本要安排杨靖宇赴苏联学习军事。杨靖宇抵达奉天后,在等待手续期间,他向满洲省委主动提出,想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革命工作。满洲省委同意后,杨靖宇化名张贯一,深入抚顺一个煤矿当矿井工人,在那一年的五月一日领导了著名的抚顺矿工“发裁员、反加班、反打骂”大罢工运动。
然而,到了那一年7月9日,“中东路事件”突然爆发,其后中苏断交,杨靖宇赴苏之路就此中断。不久,刘少奇北上接任满洲省委书记,并与杨靖宇进行了单独会面。
刘少奇认为杨靖宇是难得的人才,希望他能留在东北开展革命工作。
杨靖宇没有丝毫犹豫,从此拿起了东北抗日的钢枪。
马崇云、马躲兄妹知道,父亲牺牲后,鬼子用铡刀铡下了父亲的头颅,所以在进入东北烈士纪念馆前,他们心里是有所准备的,但当走进去,看见父亲的头颅被装在一个玻璃瓶中,兄妹俩悲痛的情绪还是彻底翻涌了出来。
他们跪倒在父亲的头颅前,失声痛哭,嘴里一遍遍喊着爹。
了解父亲头颅回归的过程,对马崇云、马躲兄妹而言是一件既残忍又欣慰的事,残忍的是父亲死得太壮烈,欣慰的是父亲的英灵回家了。
杨靖宇牺牲后,鬼子将杨靖宇的遗体运到濛江县民众医院进行解剖。鬼子军医残忍地剖开杨靖宇的腹部,当时的情景震惊了所有人,杨靖宇的胃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些无法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鬼子后来命令叛徒张奚若用铡刀将杨靖宇的头颅铡下来,放入木箱送到了通化市伪警察本部。
1940年2月25日,鬼子将杨靖宇的头颅在通化示众三天,之后送到新京关东军司令部,存放在二楼医务科。1945年鬼子投降后,国民党接收日伪政权,杨靖宇的头颅被转移存放在长春医学院医疗器械室。
党没有将杨靖宇遗忘。
1948年年底,我党地下工作者潜入长春医学院,成功迎回了将军的头颅。
在哈尔滨的那些日子里,许多抗联老战士发自内心地把马崇云、马躲兄妹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人甚至要给兄妹俩就地安排工作,但这些都被马家兄妹婉言谢绝了。
离开哈尔滨前,马崇云、马躲兄妹俩再次来到纪念馆那只装着父亲头颅的玻璃瓶前,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放心吧!爹,俺们不会给您丢脸的!”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国18周年纪念日,马崇云、马躲兄妹两家人再次来到东北,祭奠父亲。
那次祭奠之行,马崇云带着孩子们特意来到父亲的殉国地,取走了一块桦树皮。
马崇云英年早逝后,马家人时刻记着他写下的九字家风——“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日子依旧过得艰苦。
方秀云一个人艰难地抚养五个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她没有工作,只能靠纳鞋底、剪猪鬃、轧手套、当保姆维系一家人的生计,别人劝她,家中有困难是可以向组织讲的,方秀云每一次都说,马家人不怕苦,不能给公家添麻烦。
因为家里太穷,多少年马家的五个孩子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老大马继光儿时患脑膜炎,因为无钱医治,最后成了聋哑人。老二马继志为了能帮母亲做一些零活,上学坚持不住校,每天要步行十几里地。
扛起枪去战斗,是因为心中有信仰。
挺起腰去苦熬,也是因为心中有信仰。
1977年,方秀云想让二儿子马继志去当兵,征兵一开始,她第一个给儿子报了名,但始终没说儿子是杨靖宇的亲孙子。
参军后的马继志,主动请战参加了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战,并且荣立三等功,腰上至今还有当年负伤留下的伤疤。复员后,马继志追寻父亲的足迹,成了一名火车司机,开了半辈子火车。
带着母亲的嘱咐,马继民在部队干得十分出色。四年后,他和二哥一样,悄无声息地回家做了一名工人。
后来,靖宇县委、县政府邀请马继民到靖宇县担任县长助理。马家人为此开会,老母亲方秀云说,如果这是商业行为,就坚决不能去,因为这是给爷爷的形象抹黑。如果是为了当地百姓谋福利,那倒可以尽绵薄之力,因为那里是爷爷当年奋斗、牺牲的地方。
听老母亲的话,马继民去靖宇县工作,自始至终没要过一分工资,没要过任何待遇。
有人劝他没必要一分都不拿,什么也不要。
这时候,马继民总是深沉地说,我很想念爷爷杨靖宇。这不是假崇高,这是铭记。